菜园小感

菜园小感

我们家虽然住在城市里,但因为房子在楼的顶层,是一个二层的结构,很庆幸地,天台上有一块可利用的空地。站在那里,可以望见不远处的山和天空中时常飞过的鸟。

上一家房主是一对老夫妇,他们很会因地制宜,在这里开辟出了一个小的菜园。我们接手的时候,园子就已经有模有样,栽种了很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中草药,野菜,铁笼子里还养了几只鸡。不过作物虽然丰富,却生长地有些杂乱无章,而且对我们派不上用场。我家先生是个爱花爱草之人,搬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着菜园沉思良久,然后兴奋地吐露他的远大规划,这边我要种上一株桂花,这边放茶花比较好,三角梅也不错,颜色好看。这边吧,喂,老婆,交给你来玩好不好,种上些蔬菜,我们这个小花园就堪称完美!

我也感到新鲜,对于自己在家农家乐的前景充满信心。说干就干,我立刻在网上搜索种植的书籍,《从零开始学种菜》,《在阳台上种菜》,看起来都是不错的选择。书买回来之后,我迫不及待开始阅读,哦,原来番茄是这个时候栽的;植物不结果的时候,可以轻轻摇动花房进行人工授粉…。每次读到一个新知识,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朝先生喊,他总是一如即往支持且乐观地说:“太好啦,看来我们要有很多蔬菜吃了哦!”

我是学习能手,可是即便有了理论武装,对于种菜,我仍然是一知半解:上哪里去买种子呢,那些想栽种的蔬菜都不是这个季节的该怎么办呢,菜地里会不会有虫,或者蚯蚓,它们黏糊糊的,而且会不会咬人?还有什么蔬菜长什么叶子,我一样也认不出。

尽管如此,到了栽种的时机,我们还是满怀希望地去菜市场买了几袋辣椒和西红柿的种子,回家撒到了菜地里,用土埋起来。过了大概一个月左右,先生有一天在菜园里发现西红柿的小苗从土里冒出来了,这真是让人惊喜。“可以吃上自己种的西红柿啰!” 我欢呼。没想到,接下来那几天接连不断的狂风骤雨,把才露出一点生机的苗苗吹得七零八落,任我们几次冒着风雨跑上楼去抢救也无济于事。刚萌芽的农作的希望,就这样遭遇了滑铁卢。

自此之后,我对于种菜的事情虽然仍渴望,但总觉得缺少经验,力不能及,眼巴巴地看着菜园长满了杂草。

有了小朋友以后,家里先后请过两个阿姨来帮手。两个阿姨年龄相差不多,都在四十多五十上下,也都来自农村。请来第一个阿姨时,我和先生高兴,“这下好了,阿姨会种菜,可以请她指导我们怎么打理菜园。” 没想到阿姨到楼上看了看,连连摇头,说,“你们这个土有问题,土质太差,不适合种蔬菜。看看,这么浅这么瘦,能结出好菜吗?” “啊?是这样啊?”,我们无奈又无不惋惜地感叹。我们理所当然认为阿姨是专家,她的话自然是权威。阿姨脸上露出无力回天的表情,一边笑着嚷“不行不行,算了吧”,一边转下楼,继续低头看她的手机去了。

后来这个阿姨因为家里有事提出辞职,我们没有过多挽留。通过熟人介绍,我们认识了第二个阿姨。她有些内向,话不多,但看得出善良勤快。一到家里,看到楼上有块菜地,就撸起袖子二话不说要去松土。“闲着也是闲着,我把地打理一下,咱们可以吃自己种的菜”,她说着。“可是阿姨,这个土,土质不是不好吗,能种出菜吗?” “差?谁说的,这个土我看种菜没什么问题”。至此之后,她一没事就常常到楼上去转悠,买来种子或者菜苗,浇水,施肥,修枝剪叶。隔了些日子,曾经看起来荒芜的菜地,已经被她归置得变了个模样。时不时地,阿姨不知道又从哪里找来几根细长的竹竿带回家里,“给四季豆上枝干用,这样藤才不会打结。” 阿姨笑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。

在阿姨的指导和帮助下,我们菜园里如今有了四季豆,辣椒,莴笋,西红柿,黄瓜,丝瓜,秋葵,蒜苗,空心菜这些家里爱吃的蔬菜,长势良好,有的甚至已经结出了果实。

在学习农作的过程中,我有了一些感悟:

一是对成长要有耐心。一颗种子播下去,隔三岔五看了又看。没有东西长出来,怀疑是不是白费功夫?人看不到的是,其实在地底下,植物在不停地成长,它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养分来破土而出,来开花结果;

二是勤劳地实践总是检验正误的良方,如果有一个靠谱的老师做指导,那就更好了!

 

svg

What do you think?

Show comments / Leave a comment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