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的秘诀

幸福的秘诀

让人生感觉到幸福和快乐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拥有和睦的家庭或伴侣,看到孩子健康成长,有比较体面的生活和财务自由等等。

其中有一项因素非常隐秘,常不为人所重视,却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个体身心状态,知名心理学家米哈历·契克森米哈赖(Mihaly Csikszentmihalyi)把它称其为flow,并在Flow: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中作具体阐释。国内也引进了这本书,书名翻译为《心流:最优体验心理学》。用简单的话来介绍,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赞美和强调的flow就是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产生的一种全神贯注,忘我投入的状态。

最近读坂本龙一的传记,在书里也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:创作者(譬如音乐家、作家)在投入到他所设想描绘的世界的时候,就与本来引起他情感的人/事处于不同的层次,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距离。假设创作者的初心是因为失去亲人感到悲痛,把情绪化为音乐,那么在谱写音乐的那个时刻,他的世界就是音乐的世界。亲人的消逝,痛苦的现实折磨,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。同时从另一个方面,坂本认为,虽然个人体验、情绪的喜悲在创作的过程中遭到拭除,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缺憾,但作品流传下来,与他人共享,成为民族或时代的共同记忆,这是艺术的伟大之处。

不管是心流,还是创作者在创作时与现实的剥离,实际上都是一种让人向往的物我两忘的境界。这也许可以解释古往今来东西方伟大的艺术家,在遭遇困顿之时,仍能够忍辱负重创作出后世流传的作品。一定是有一个比自身还重要的追求,在散发着不可抗拒的迷人魅力。那些沉醉其中的人,在外界看来凄惨不堪,而他自己在某个时刻却想必是浑然不知苦,把心中所想,所萦绕的事物、信仰化为别具一格的乐曲,绘画,文字。我不禁浮现起读过的司马迁,梵高,弗朗索瓦·米勒,史蒂芬·金等大师的境遇和坚持,以及他们所获得的尊崇和认可,皆是如此。

达到忘我境界,可以有很多方式,但不一定都有益身心。长时间地玩乐,或者滥用药物,或许在一时能够让身心得到释放,那容易得到的快乐消逝之后,难免会产生一种幻灭无所适从感。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,又能带来意义和价值,对他人产生恩惠的行为,就会把人引入快乐幸福的境界中去。虽然有时候也会遭遇痛苦的挣扎,与意志力的角斗,和惰性的较量,但只要确定了方向,就更容易一往无前,忘却那些毫不重要的外在标准而达到从心所欲的状态。

svg

What do you think?

Show comments / Leave a comment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