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陈述结尾到底要不要表达感谢?这个坑请你别再跳了!

个人陈述结尾到底要不要表达感谢?这个坑请你别再跳了!

在读过很多同学的个人陈述(Personal Statement)初稿,甚至是同学发来,请我提提建议的定稿之后,我发现,很多写文书的误区,是大家,包括一些机构老师,经常容易陷入却又浑然不知的。这些大大小小的坑,形容的不好听一点,就像四处散落的老鼠粑粑,已经搅乱了一锅你想要精心烹调的文书的汤。

今天我想讲的这个坑,是PS结尾要不要写感谢一类的话。来看,很多同学个人陈述的最后一句话,都有差不多这样的句子:
目的很明显,无外乎想要通过一两句看似有礼貌的话,来表达对招生官的敬意,增加被录取的机会。每次读到这样一个结尾,我都忍不住一激灵。“OH MY GOD! 不要啊!”
 
读到网上有人(砖家?)这么建议,“在文中注意礼貌用语,在结尾感谢面试官,这无疑是给阅读了无数个人陈述书的面试官的一针强心剂”,我隔着屏幕想扔块板砖过去,误人子弟嘛不是。不是我不礼貌,也不是我要教同学们不礼貌。只是,礼貌应该表现在合适的场合。在个人陈述的结尾塞上这么一句感谢对方(周到,耐心,付出时间)的话,不仅多余,毫无用处,还显得有些幼稚。

为什么呢?一般来说,在一篇个人陈述读到最后一两句话时,招生官已经对申请人的学识、眼界、经历、热情、抱负有了了解,对于要不要录取有了基本的判断。如果招生官认为个人陈述里的你并不符合学校或者项目的条件,那么说再多感谢的话也无济于事。

你会问,那锦上添花呢?

如果你的个人陈述写的文采飞扬,让你的美好品质都跃然纸上,和学校的招生要求非常契合,那么放宽心,不用说任何感激的话,你的录取也是板上钉钉。

有同学心里嘀咕说,我就是想表现我的礼貌,让招生官对我有个好印象,不行吗?

行,但是请换一种写法。

毕竟,有这样“礼貌”的申请人实在太多太多了!

比起结尾处那一句不痛不痒的感谢,整篇文书的逻辑,结构,遣词造句,所呈现出来的感情,才是影响招生官情绪和判断的要点。一篇好的文书让人感同身受,如沐春风。在繁忙的招生季,如果你的文字能打动招生官,让他/她的思绪随着你的节奏和故事,在两三分钟的时间里,从枯燥与疲惫的审阅工作中短暂地抽离开去,那么,这就是你的个人文书所能展现的最大的礼貌和敬意我相信,读完你文书的老师,一定也会对你另眼相看。

相反,一篇逻辑不清,冗长枯燥,充斥着套路的文书,无疑是加重了招生官的大脑负荷。你文章的最后一句“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—感谢您的耐心”说不定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想要被喜欢,难呐,难呐。

也有些个别情况。那就是,当申请人无论从简历还是经历来看,都相当地优秀(Top-notch candidate);个人陈述整体也写得非常好,文字朴实真挚,那么最后的一句感谢至少不会让人反感。但即便这样,我还是觉得,尽量别在PS末尾加上感谢和请学校/项目考虑录取你的话。因为你申请了某个学校,就已经表明你希望被录取。花时间阅读你的文书,考不考虑录取,本来就是招生官的工作。Let them do their work.

当然,我说的这些只针对申请海外学校所要提交的英文个人陈述(不包括跟教授套瓷邮件,向学校咨询申请事宜等。寻求咨询和帮助请一定要表达感谢!!!)。另外,考国内的研究生可能是不一样的语言框架和要求,这方面我不了解,在这里就不过多讨论。

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,Personal Statement的结尾请不要再写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之类无关痛痒的话了。因为对你的文书质量来说,它或许只是个恼人的累赘。

 

svg

What do you think?

Show comments / Leave a comment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