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贵行 – 贵州

四川夏天又热又闷,大娃暑假家里蹲,二娃小不点一如既往「跟屁虫+家里蹲」。每天俩娃最开心的,就是傍晚的游泳时间。但上午和下午,除了短暂地出去玩耍,其余时间都止不住小屁孩们嚷嚷着要看电视。我担心她们的视力下降,于是搜索一圈,干脆说走就走,「逃」到云贵高原去。

云贵川三省接壤,但气候不尽相同。在夏季,尤其是云南和贵州某些地方,很是凉快。近几年,旅游业发展挺快,常听说身边亲戚有到这两省去避暑。我们这次也加入了避暑大军,准备一路边走边看,然后开到昆明去。

我对贵州的印象,来自七八岁时家里带着外婆去寻亲的旅程。外婆大约出生于1920年,成长异常辛苦。母亲早逝,继母进门后对她随意打骂,用皮带抽打她,甚至让她睡牛棚。除了繁重的苦活,外婆还心疼几个年幼的弟弟,自己宁愿饿肚子,也要先把有限的食物分给他们吃。

后来当兵的外公在战争时期途经贵州,遇到了十几岁的外婆,便带着她一起离开。自此,外婆跟着外公辗转各地,最终在四川定居,再没回过出生和长大的地方。

当我们要带外婆去寻亲的时候,通讯并不发达。加上外婆没上过学,不识字,只能凭着记忆中的地点给一些寻找的线索。我们借了一辆车,载着七十多岁的外婆,从四川出发,前往贵州。一路上,根据外婆的描述,边走边问:“老乡,这里是不是有一户「袁姓」的人家?,大概有哪些哪些人…“。依靠着这样不确定的线索,我们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,终于在凌晨到了一户可能的人家门口。

敲门,没人应,只有深夜的狗吠打破了周围的宁静。

再敲门,几分钟后,院子里的灯亮了,有人来开门。

外婆上前说明来意,告诉对方自己是谁谁的女儿,谁谁的姐姐。请问对方是否知晓这些信息。

结果,我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!对方也很激动,原来,这户人家正是外婆的亲弟弟家。年迈的姐姐和满头白发的弟弟在深夜的门口相拥而泣,几十年的分离,所有的思念,委屈,苦楚,都化为眼泪和倾诉,让人动容。「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」,大概就是这种情景!

我清晰地记得,那也是贵州一个凉爽的夏夜。

svg

What do you think?

Show comments / Leave a comment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